logo

MYSO For Change

MEDIA

 

在於承傳而不在於評比—兩岸四地琴音飛揚聽後有感


在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廳舉行的「兩岸四地琴音飛揚」音樂會(4月10日下午3時),獨特之處,不僅在於是上海、香港、澳門和台灣四地青少年弦樂手的匯演交流活動,更在於是一場現場錄音廣播的演出。牽頭的是上海東方廣播的「星期廣播音樂會」,這是在中國內地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樂會,這次將演出場地移師到香港,以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室樂團作班底,邀來中、港、台、澳獨奏,日後還會在台灣、上海和澳門舉行相同型式的廣播音樂會。很明顯地,這項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在於通過交流來突顯青少年弦樂手培養的成果及激勵,提升參與者的水平,這次在香港的演出,更是和香港電台第四台合作,現場錄音會在上海和香港,藉此激勵更多青少年追求音樂,並將古典音樂更好地推廣出去。

擔任音樂會司儀的是上海「星期廣播音樂會」的主持人,亦是於上海音樂學院任職、活躍於上海樂壇的王勇教授,他以活潑生動的言談與方式,將整個演出的六首樂曲串連起來,一氣呵成,絕無冷場。

上海媒體對這次演出看來極為重視,來了一個採訪團隊,演出後有媒體向筆者採訪,多番追問,要求評比四位擔任獨奏青少年樂手的水平。其實,這次由於種種限制,只能有兩次排練,青少年室樂團亦只是香港演藝學院轄下青少年音樂課程核心活動中的一隊學生課餘弦樂組合。當日四位樂手與此一很「業餘」的青少年團隊合作,能很流暢地,甚至可以說是頗為準確地奏出了韋華第的《四季》選段,及《和諧的靈感》中的第十首B小調四重奏小提琴協奏曲,已是極不容易的事,負責指揮的王家陽教授豐富的教學經驗明顯地發揮了作用。不過,要評比四位獨奏的青少年樂手卻不容易,儘管上海的張金茹、台灣的黃薏蓉和香港的陳倬朗,都各自演奏了一首炫技性的樂曲,雖難度相當,但畢竟各曲都有不同要求,這不僅在於技巧上,還在於演繹處理上,此點如非很大差別,便很難亦不應強作評比。演繹處理在基本要求外,細節上往往會各師各法,對青少年樂手而言,那是一個學習探索過程,更毋須勉強加上主觀的比較;四位樂手「分工」演奏韋華第的兩首協奏曲,各自演奏不同的樂章亦不好評比,澳門的許恩樂唯一在《四季》中演奏兩個快、慢不同的樂章(他沒有安排「獨 奏」曲目),那就更不好評比。

然而,作為媒體總希望將事物比個高下,來滿足讀者的「要求」,但作為文化藝術與運動不同之點亦在於當達到某一個程度層次時,便不易評比。這次交流活動,無論樂隊、獨奏,技術上都過關,都有讓人驚喜的表現。個人的觀感卻是,由此再一次見證,西方經過數百年發展的「古典音樂」,在各方面(不僅是小提琴)的承傳訓練,都已發展出一套成熟有效的方法,然而,中國的傳統民間音樂,特別是少數民族音樂,至今仍未能發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承傳方式,由是至今有心人仍要不斷為承傳問題作出「救亡」呼喚,但西方「古典音樂」的承傳便不會有這種「救亡」的呼聲。也就是說,這次兩岸四地的交流活動,意義在於承傳,而不在於評比。其實,文化藝術之事,小至個人表現,大至國家的軟實力,並不在於一時的評比,而在於要讓時間來作出說明,奈何今日無論任何事物,都被套入了「運動比賽」的模式和思維中,這絕非好事呀! ■文:周凡夫(香港資深樂評人)


刊登于《文匯報》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C2副刊藝粹

 

返回